归档数据
归档数据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洪汉英:用爱温暖学子心

发布:2012-10-28浏览量:117

 

  按照中央部署和党章等党内有关规定,2270名十八大代表日前已经全国40个选举单位全部选举产生。他们将带着全党嘱托,肩负神圣使命,光荣地出席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八大代表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他们中,很多是来自基层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
  
  2012年9月26日(周三)10:00--10:30,我校辅导员、十八大代表洪汉英做客东方网,讲述用爱温暖学子心的感人故事。

 

 

  洪汉英,女,锡伯族,1965年8月生,新疆察布查尔人,1985年12月入党,1986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辅导员。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三等奖,2011年8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辅导员,2011年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主持人: 各位东方网的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您收看由东方网为您带来的,十八大代表风采录的系列节目,我是主持人。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作客到今天节目的嘉宾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辅导员洪汉英老师,您好。

洪汉英: 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东方网跟大家一起交流。

主持人: 其实今天很高兴能够请到洪老师来到我们节目当中,因为我们知道在大学生活当中,可能面对一个全新世界,我们要开始变的更加独立。特别是从外地来上海读书的孩子们,身边能够照顾我们或者能够像家长一样关爱我们,更多来自辅导员的帮助。在这里,首先还是想问一问您,作为一位党员来说,能不能了解一下您个人,您是20岁入党,那时候算是学生党员。能跟咱们谈谈您那个时候入党的经历吗?

洪汉英: 那个时候是80年代的初期,当时刚刚进入大学,只是知道学习,所以在学习上对自己有些要求。当时不叫辅导员是班主任,班主任找我,说你不能光学习好,在思想上也要有追求,要向党组织靠拢。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一样可以有党校去学习,当时就跟我讲了一些有关党章的知识,后来我自己找党章看一看,然后我写了入党申请书,不断写一些思想汇报。在大三的时候就入党,当时我在我们班是第二批入党的,第一批我们就入了一个人。

主持人: 对您来说非常早就入党了,当时入党比例不高的情况下,成为一个党员是不是也会给您带来一些改变?

洪汉英: 当时入党以后,觉得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

主持人: 您什么时候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工作的。

洪汉英: 200961号。

主持人: 对辅导员这样一个职位,您有一个什么样子的想象?

洪汉英: 之前没有想过,2009年来到这里之前,在新疆医科大学做教师,也没有想到后来做了辅导员。但是因为先生在这里工作,然后想是不是要过来。我们学校当时主管学生的王群副书记,她当时感觉到我们新疆学生在学校里头比例比较高,听说我们有一些语言优势,像维吾尔语都会说,是不是让我做这份工作,更适合我。

主持人: 当时您接受这个工作的时候,您有没有想到这个工作可能带来的难度?

洪汉英: 没有,当时也有自信,当时做了20年的两课教师,都是在理论上讲,后来觉得从理论到实验可能更好做工作,当时有这样一个自信。但是实际上做下来不是想象那么容易。

主持人: 当时您遇到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洪汉英: 最大的困难还是缺乏思想准备,遇到很多问题,学生学业上的问题、生活的问题。而且在上海这个地方,本身我自己也是在西北长大,所以自己本身有些气侯生活上面不适应,再加上这些工作当时没有想到会这么烦琐。

主持人: 事情或者工作开展很细致,这个进入状态时间要求非常高。当时和这些非常年轻的学生们,初次接触的时候,他们给您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洪汉英: 刚刚熟悉环境的时候,接触的不是特别多。但是由于突发事件,看到学生各种各样不安的情绪,由于一些信息渠道不同,认识上也有问题。很多的问题,当时需要去做的实在太多,感觉到压力也是很大的。同时对自己这份工作有目标,感觉到自己做辅导员,希望有关辅导员的工作能够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建设。另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辅导员,那时候感觉到使命感,感觉到很大压力。那个时候我就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合格的接班人,可能就是我要做这份工作的目标。那时候我就自己定位这样一个目标。

主持人: 这样一个目标。其实作为辅导员来说,可能最需要了解是这些孩子需要什么,当您和他们接触的时候,在您眼中看来,其实最需要给予他们帮助是什么样的?

洪汉英: 其实我觉得学生工作,就是一个情感的相遇,就是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作为老师去了解他最需要的,才能帮他去做。那么学生也是一样的,当他们对这个老师有了信任的时候,他才会打开心扉让你走进他丰富多彩的世界,一把钥匙开一个锁。

主持人: 我自己来讲,我认为少数民族学生从文化上到各种其他方面,特别在饮食上都会有一些差异。怎么样帮助他们能够更好适应现在的生活学习环境?

洪汉英: 关注他们欠缺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还有认识上不正确的是什么,关键是了解。

主持人: 首先要去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

洪汉英: 对,生活上的问题。吃饭的问题,我们学校食堂基本上还是不错,基本上是一些小问题,饭菜量少,或者太咸、太油他们会提一些要求,这个只要和我们校长一联系马上可以改善。

主持人: 中医药大学最早没有专门面向少数民族的食堂设置,好象是后来逐渐有了。

洪汉英: 那个时候我没来,学生告诉我,刚刚只有几名学生的时候,学校专门弄了几间房子,单独开了一个食堂。后来人数越来越多,我们成立一个专门的餐厅。我们的清真餐在上海高校应该是最好的,不是我说的,他们自己到其他学校吃完,回来说我们学校的最好吃。

主持人: 对于食堂的伙食要求,您也给学校提出一些要求。

洪汉英: 我们上海很多家医药大学有自己附属医院,附属医院里面没有清真灶。我们学生到那里实习的时候,他吃饭就是最大一个问题。所以这块,我们学校医院开了很多次会,推进这个工作。现在我们实习学生在学校,他实习的医院都可以吃到清真灶,他们自己说,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在实习的时候还可以吃到清真餐,很多医院为我们新疆少数民族开设了清真餐厅。

主持人: 其实这些也是不断努力,一点一滴跟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和学生和学校之间做沟通渠道,您自己觉得最重要是什么?

洪汉英: 沟通渠道最重要的是,我可能把学生这边情况都掌握清楚,然后把这样的一个信息传达到我们领导层,给相关的领导。我觉得这个工作推进下来,领导还是很重视。

主持人: 您的学生群体当中,他们说洪老师最关心是一进一出问题。刚接到这批学生怎么样能够让他们融入到城市当中,无论从饮食,还是到生活各种习惯,各种民俗,帮他们能够尽快融入现在的环境。还有出的时候,出的时候毕业了大家找工作,似乎找工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您都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帮助?

洪汉英: 这个工作实际上也是在不断探索。刚刚我到这个学校来的时候,2009年只有三个学生毕业,就业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从报考的时候他也想好好找工作。他们说,我们毕业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我就打电话联系,也见过他们。联系以后他们说还没有找到工作只能在家待着。后来了解到,新疆的招聘在三四月份基本上结束了,我们的学生是在大四的一月份到大五的一月份,一年在医院实习,紧接着他们开始做毕业论文,七月份回家,到他们回家的时候招聘已经结束了。

主持人: 这可能是时间和地域的问题。

洪汉英: 好多从南疆来的,没有在医院里面实习的经验。我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就给那些学生开会,我就跟他们讲,我说你们在这里学习,然后就业这块我会想办法。我来了以后,2011年第一批毕业生我去新疆参加招聘会,当时有两个学生跟着我去,然后投简历。投了简历以后,其中一个学生当场签约。另一个学生他的家乡没有到那里招聘,后来他回到家,他把家乡卫生局所在地的电话给我,然后我再打电话跟他们沟通,这个学生最后也找到工作了。当时学生找到工作回来跟我说的话,我记得非常清楚,他说洪老师太感谢了,我妈说我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一定回上海来看你。我当时特别激动,我说不用你来看我,只要你好好工作,孝敬你父母,对病人好一点。

主持人: 这样一份工作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意义?

洪汉英: 有些孩子的父母可能一辈子不出远门,他们觉得家里有大学生特别高兴。孩子毕业以后,可能觉得就应该有工作,但实际不是这样,他们家里人也很着急。今年有个学生招聘,招聘第二天他就签约。签约以后,我们开心的不得了,在吃饭的时候,他说,我妈妈说我还没有得更年期综合症,你到得了。是什么意思呢?这孩子也很焦虑,所以他当时找到工作特别特别高兴。第一年是这样子。第二年,家长和学生一共我们去了九个还是十个人,当时很多人在现场找到工作了。第三年我经验更多了,第三年的时候我开始让学生写就业志愿,你想去当地哪家医院,你最想去的第一家第二家第三家医院,有些同学都写了五个志愿。我就按照他的志愿去投简历,第一家肯定是他最想去的,我就去投第一家。第一家不行就第二家、第三家。

主持人: 但是对于辅导员来说,帮孩子找工作并不是他们真正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您怎么会想到去做这些工作?

洪汉英: 这个可能有点特殊,像上海的生源,几乎上海就业市场做的比较完善,他们可以有很多途径、很多渠道都可以去做,辅导员也不需要太去关注这块。但是新疆就是特殊在这里,他没有那边的信息。当他到了那个地方的时候,就业招聘已经结束了,确实是没办法再找到,已经结束了怎么办。我就想我这样做的话,我当时的想法,只要能给一位同学找到工作,我觉得跑那趟也值得。但是没想到前两年,都找到工作,我觉得很开心。尤其今年毕业生比较多,基本上都有去向了,所以很高兴。然后我这次回访,今年暑假我去回访了一下,就是我们毕业的学生。我回访的目的有两个,一个看看学生在那里他做的怎么样,作为老师来说,我是不是应该再去给他提供一些关心指导。比如说我们一个学生,他在学校的时候身体的原因也休过学,今年毕业回去也上班了,我就去他的医院看了一下,也跟他提了一下。他在内科,我说你是在上海中医药读书的,你要与别人不一样。你有很多病患,你把这些病例都归纳,看看这个地方都是什么病比较多一些,为什么这个病这么多。你可以写写这样的小文章,就可以去提高自己。我们去年毕业的学生也说,他们有些其他学校毕业的都不如我,我觉得挺好的。另外一方面,他们在学校学习过程当中还有不足的地方,我再带回来给在读的学生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工作。

主持人: 其实对于学生的工作,您把一些细节记在心间。我很想知道,这两年,您不断去新疆和各个医院各个卫生部门打交道,经过四五年时间,逐渐您是不是也跟他们越来越熟悉?

洪汉英: 今年暑假的时候,我去了一个县,我之前在新疆医科大学,有一个学生在那里工作。去了以后,他也希望我去给他们做个讲座,我当时就把上海中医药大学规范化培养等一些新的信息跟他们讲了一下。我有一个学生,跟他交流以后,让他们看到我们学校做的工作蛮好,我们学校培养学生也不错。如果我的学生就业,我就可以直接跟他们医院联系,所以做了一些这样的尝试。

主持人: 在一个城市生活学习四五年的时间,和每个学生不断接触,您有没有看到,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变化?

洪汉英: 他们的变化也是让我特别感到欣慰的。新疆学生在语言上客观存在一些不足,他们也是很努力。但是我们直升研究生基点不高,就跟学校研究能不能给他们一些统筹。我们把所有的新疆学生成绩排队,排第一名,就让他有读研究生的机会。学生们知道以后,积极性都提高了。我们那个时候学生基点只有2.6,很低的,直研最低标准是2.8的基点。但是这个学生确实不错,很努力。虽然他基点确实有点低,但是他是第一名,就让他读研了。到第二年的时候,第一名的基点上来一点。第三年,我们一下有两个同学基点都上来了。今年我们丰收,我们学生除了走统筹以外,也有在班级里头就直研的,因为都是3点多的基点,超过2.8的要求,今年直升四个。我觉得特别开心。

主持人: 看到他们有这样的变化,您是不是特别自豪。

洪汉英: 就是,其他同学也特别开心。还有新疆奖学金,昨天我在开会的时候,关于新疆奖学金的问题,我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而且一年一年的学生基点不断在提高。

主持人: 在这里我其实想问问,作为辅导员来说,每个辅导员工作方式不一样。您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一方面他们对您有足够信任,其实对您有一定依赖。您跟学生之间的这种沟通是什么样一种关系?让他们对您又尊敬,又对您这么喜爱。

洪汉英: 我以前做教师的时候,应该和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不管怎么说,我是老师应该尊敬。但是学生生病这个时候或者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觉得是朋友的关系。我可能有点年龄的关系,保守也好,传统也好,长幼有序这点我对学生有要求。所以有时候学生有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我会对他们很严厉。这些孩子来到这里,确实有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所以他们在融入环境当中确实有些困难。因此我觉得这些学生就像我孩子一样,我就觉得我就是一个家长,我要让他们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学习,带着一技之长回来他们家乡,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主持人: 您的学生当中有很多孩子受到您精神上的影响,包括您平时生活当中这种细微的做法,这种细微的态度也会去影响到您身边每一个孩子。在您带的学生当中,是不是现在越来越多孩子开始积极加入到党组织当中,您觉得是什么力量在影响他们?

洪汉英: 我觉得,不管是党员也好,工作也好,以身作则是最好。对自己工作要踏实,对自己要求要严格,我觉得这是最基本要求。我之前做了一个我们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但是递交入党志愿书的学生不是特别多。所以我们也在做这方面工作,更多对他们宣传,如果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到党组织来,这个新鲜血液的加入,肯定更加能够提高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主持人: 在节目的最后还有这样一个问题想问您,因为这次当选为十八大代表,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洪汉英: 当选十八大代表,我真的非常感谢组织的信任,我真的没有想到我能够当选十大代表。使命和责任,使得我更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更加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同时也要倾听基层呼声,把我们基层的声音带到党的代表大会上。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洪汉英老师今天能够来到我们节目当中作客。让我们了解到,作为一名辅导员可能我们不需要华丽的外表和华丽的语言,但是只要我们设身处地为学生去考量,去关心学生所需,就能够把这份工作做的更好,做的更加完美。也非常感谢洪汉英老师为学生为孩子们一直的付出,当然也要感谢更多在辅导员岗位上的老师们,给孩子带来的这份关爱。本期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期节目再见,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