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曁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计划指导教师座谈会顺利召开

发布:2013-04-12浏览量:58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曁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计划指导教师座谈会顺利召开

2013年3月22日下午,由教务处与团委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曁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计划指导教师座谈会在我校图书馆裙楼一楼团训室成功召开。“挑战杯”资深评委、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原所长王维林教授,我校“挑战杯”项目多项国家级奖项指导老师、中医工程教研室主任杨华元教授,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其忠教授,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张彤,校团委副书记成琳老师等专家和指导老师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会议开始,团委副书记成琳老师围绕“责任与创新”这一理念,介绍了我校历届“挑战杯”参赛及获奖情况,并就各中医药院校的参赛情况做了重点介绍,点明我校目前存在的不足,表示我校“挑战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然任重而道远。

杨华元教授作为我校多项国家级大赛获奖项目的指导教师,本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和迎接挑战”的竞赛宗旨,分项介绍了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关注要点。同时,综合自己多年以来的指导经验,从作品职称材料、创新点、项目设计的具体问题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指导教师在辅导大学生参加科创类比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强调大学生科创项目的选题很重要,不能“心血来潮”,但不排斥灵感和头脑风暴。作为一直以来关心和帮助大学生参与科创的指导教师,杨老师分享的经验对于我校科创项目指导教师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资深科研项目管理专家、“挑战杯”大赛资深评委、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原所长王维林教授从评委的角度出发,根据多次评审经验,详细讲述了评审流程,并就各流程中的评审考量要点做了阐述。王教授指出不同专业评委对科研项目的关注侧重点有所区别,但是大家都很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在考量学生作品时,评委很注重大学生的参与程度,项目不能盲目贪大、贪多,要多与现有技术做对比,明确项目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王教授在讲解过程中,通过举例分析,让各位指导教师有了很明晰的理解。

最后,各位指导老师从不同层面不同立场纷纷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分享经验,会议气氛轻松而不失严谨。在大家的交流讨论中,会议进入尾声。本次指导教师座谈会得到了各位老师的充分肯定,大家纷纷表示意参与此类座谈,希望学校各部门能够携手,多为老师们提供这样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以更好促进我校大学生科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