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云南省普洱市合作共建研讨会举行

发布:2013-10-21浏览量:158

2013年10月17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云南省普洱市合作共建研讨会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102会议室举行。云南省普洱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黄丽云,普洱团市委书记何荣青,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副校长胡鸿毅,研工部部长何江,团委副书记成琳以及相关普洱市团干部和学校原赴滇挂职团干部、志愿者等出席。会议由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陶思亮主持。

张智强书记代表学校党委致欢迎辞。他指出我校团委与云南省普洱市团委的共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的效果,不仅当地老百姓从中受益,双方的友谊也进一步加深。高校共青团与地方共青团共建是落实群众路线的一种很有实效的合作方式。我校应利用丰富的医疗资源,根据当地老百姓的需求,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活动,不断扩展双方的合作空间。

校团委副书记成琳对双方的共建工作进行了回顾。我校通过选派徐琳、徐满成同志赴普洱景谷县挂职、选派吴欢同志赴普洱市孟连县开展医疗志愿服务,与普洱团市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1年12月24日我校团委、护理学院分别与普洱团市委、景谷县政府成功签订友好共建协议,此后我校在普洱当地积极开展大学生支教、博士团义诊等一系列活动,使双方的合作共建稳步推进。她期望今后双方能不断扩大合作与交流的领域,紧密结合双方工作和品牌特色活动,不断深化合作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寻求双方在青年人才培养、教师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中医药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方面合作的契合点,努力实现双方工作能力水平提升和服务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合作共建目标。

在研讨交流环节,普洱团市委书记何荣青认为普洱市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而上海中医药大学具备精湛的医疗水平和科研技术,双方可在医药事业方面开展共建工作。普洱市正积极地筹建中医药研究基地,希望我校优秀专家、精英学子到当地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和科学研究工作,让更多的当地老百姓得到实惠,也希望我校继续开展团干部赴滇挂职工作,推动双方共青团工作的共同进步。校研工部部长何江指出博士团义诊活动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并建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普洱社会实践基地”,这与普洱团市委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博士团将发挥后续作用,与当地患者、医生等建立长期的联系,同时扩大博士团群体,结合学校大师班和小师班的优秀学生资源,运用“短期+多期”的项目运作方式形成服务当地群众的长效机制。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陶思亮认为校地双方的共建工作是医学生和青年干部培养的一个良好载体,从学校方面来说可进行多渠道、多时间段、多交叉的共建活动。

副校长胡鸿毅对双方的共建工作表示肯定,并指出共建活动要做到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共青团工作是纽带,打通了我校与普洱市的合作思路。从科研的角度来说,我校应赶快建立研究团队加入普洱市的中医药研究基地,并与当地医院开展积极交流,在继续教育、专家派遣、临床科研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赴滇志愿者、挂职团干部返校以后,应由志愿服务者转化为双方合作项目的拓展者,以项目为载体,促进校地双方的共建合作。

云南省普洱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黄丽云对双方的共建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三个希望:希望今后双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不断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学校不仅为当地带去先进的医疗服务,也带去先进的思想理念,把校地双方合作的活动落在实处,更好地服务当地老百姓;希望今后双方能做好三个基地的建设:锻炼干部的基地、中医药研究基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实现校地双方共赢的效果;希望校地双方的管理层面多开展交流,将合作的项目落实、细化,使得双方的共建合作更具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