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2013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总结会暨第十届辅导员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冯刚,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副书记沈炜,教育部社科中心党建思政处处长吕治国,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胡宝国,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磊出席会议。我校学工部部长陶思亮、研工部部长何江以及辅导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展示了2013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月的工作成果,复旦大学等四所学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特色项目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总结会上宣布并颁发了“第十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活动”、“2013年上海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微博)评比活动”、“2013年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2013-2016上海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等荣誉奖项。
教育部思政司司长冯刚发表讲话,表示下一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他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全面性、系统性;更加注重立标准、建机制;更加注重提高队伍专业化素质;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他希望辅导员们继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与工作水平;立足实践,关注现实与前沿问题,努力成为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有大视野、大理想与大作为。
在随后举行的第十届辅导员论坛上,我校学工部部长陶思亮作主题为《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研究的战略思考》的交流发言,从大学生领导力研究的国际与国内视角、面临的问题和战略展望等方面阐述了近年在大学生领导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着重介绍了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情况。
我校在本次建设月活动中收获颇丰。在2014年度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色项目遴选中,我校申报的辅导员发展“远志计划”获得立项;在第二届上海高校辅导员团队拓展活动中,我校辅导员团队获三等奖;在第十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活动中,陶思亮、林磊、郑芬撰写的《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研究——基于全国17所高校1898名大学生的调查》获一等奖,沈漫、夏文芳、刘隽等撰写的《提高易班用户粘性的工作策略研究》获二等奖,针推学院杨柳撰写的《辅导员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获三等奖;在2013年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曙光临床医学院徐满成获三等奖。其中,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色项目立项和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奖均系我校首次获得此类项目和荣誉。(文/徐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