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数据
归档数据

提升辅导员研究能力 助推辅导员专业发展

发布:2014-03-25浏览量:163

提升辅导员研究能力助推辅导员专业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施辅导员发展“远志•研究能力提升”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研究能力,助推辅导员专业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于20142月正式启动辅导员发展“远志·研究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的出台是依据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科学化管理、专业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的总体思路要求,在充分调研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能力总体不足、辅导员研究能力提升的项目较为缺乏的现实而提出。该计划将立项资助一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举办辅导员研究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举办辅导员研究能力提升专题工作坊、建立优秀辅导员研究导师制度、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德育工作研究团队发展。

     该计划是上海高校率先针对高校辅导员研究能力提升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设计,并对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着眼当下、面向未来,旨在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探索研究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研究能力提升的系统化培训方案,为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实施成果提供借鉴。据悉,因该项目设计的创新性和针对性,上海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发展“远志•研究能力提升”计划近日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立项为2014年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色项目(沪教委德〔20145号)。

     2014227日上午,上海中医药大学辅导员研究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行政楼301会议室举行开班典礼,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发展“远志·研究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内容亮相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开班典礼上,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惠蓉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提出三点要求:辅导员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要探索和建立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养成辅导员科学研究的自觉和自信。

该培训班邀请诸多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学员讲授课程,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常务副主编曹宁华、大连海事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曲建武,课程涉及学生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辅导员科研工作和大学生德育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诸多问题。

     开班典礼结束后,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作题为《如何做好学生工作》的首场专题报告会,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入手,深度解读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围绕“什么是学生工作,怎样做学生工作”从方法论角度思考解决学生工作,从法治的高度、法律的角度,讲述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从事务性工作中蕴含的教育价值阐述全员育人的理念。会后张智强老师认真听取学员们的提问并一一解答,现场反响热烈,学员们纷纷表示从培训班中重新认识辅导员工作,学习新的工作方法,了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引发了“如何做好一名高校辅导员”的全员大讨论。

     曹宁华老师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分别作题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和《如何撰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类课题申请书(标书)》的报告,聚焦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具体问题,他指出研究课题要贴近日常工作,研究态度要端正严谨。

     曲建武教授作《如何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辅导员》、《如何做一名研究性辅导员》的两场讲座,言语间充满了对学生的深情厚谊,讲述了一名老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奉献和期望,由心而发,有感而论,以情动人;对于辅导员的科研工作,他指出应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做研究。

     本次培训班共招收69名专兼职辅导员,以新颖实用的课程、水平高端的师资、互动热烈的教学、规范严格的组织管理为特点,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获得授课老师和学员们的充分肯定。通过这次培训,辅导员们对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爱岗敬业、全心投入,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每位学员的心理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许多学员在课程评估表中结合自身体会和工作实际,对培训班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新时代面对新的学生群体出现的新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每位高校辅导员都面临的现实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远志•研究能力提升”将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力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助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437